來源:中國基金報
【導讀】微醫控股擬港股IPO,騰訊、高瓴、紅杉中國等是股東
12月31日,AI醫療公司微醫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按照2023年收入計算,微醫是中國最大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騰訊、高瓴、紅杉中國、中投中財基金、友邦保險等知名機構投資了這家公司。
國內最大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
從發展歷史看,微醫控股成立于2004年,2011年推出線上醫生預約平臺“掛號網”,2015年“掛號網”升級為“微醫”,并且在烏鎮成立了中國首家互聯網醫院;2020年其與天津市政府訂立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數字健共體”全國示范區;2024年微醫利用AI大模型對健共體模式進行升級,完成四種AI算法的備案,包括微醫醫療大模型、微醫醫療助手大模型、微醫健康助手模型及微醫生文本生成算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收入計算,微醫控股是中國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最大提供商;同時,微醫也是中國唯一一家通過按人頭付費和按價值付費的模式提供健康管理會員服務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
招股書披露了2023年中國AI醫療公司收入排名情況,微醫控股以10.24億元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收入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0.6%。
從業務構成上看,微醫控股主要有AI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平臺兩大板塊業務。到現在,微醫已經建立了涵蓋醫療服務、醫藥服務、健康管理及醫療費用智能控制的AI驅動型價值業務。微醫主要的AI應用為AI醫生、AI藥師、AI健康管理及AI智能控制,為醫生、藥師、健康管理師及監管機構賦能。? ??
目前,微醫已經在數字醫療平臺上連接約1.15萬家醫療機構和31.80萬名醫生,其能夠提供線上咨詢、復診、慢病管理及健康管理等服務。
經調整虧損率逐年收窄
騰訊、高瓴和紅杉中國等為股東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微醫控股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62億元、13.68億元和18.63億元,其中,來自AI醫療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28億元、6.28億元及10.24億元。? ??
但是,在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這幾年微醫經營業績仍然是虧損的,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微醫持續經營業務分別虧損22.69億元、37.82億元、14.01億元;同期,持續經營業務的經調整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13.54億元、8.17億元、5.05億元,經調整虧損率分別為140.8%、59.7%、27.1%,呈大幅收窄趨勢。
2024年上半年,微醫控股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從2023年同期的8.77億元增加107.4%,至18.18億元;同時,上半年持續經營業務虧損4.30億元,經調整虧損為1.28億元,經調整虧損率降至7.0%,接近盈利。? ??
成立以來,微醫控股進行了10輪融資,騰訊、高瓴曾經在2015年9月參與了微醫的C輪融資,近幾年還有中投中財基金、友邦保險、啟明創投、紅杉中國等知名機構投資了微醫。
招股書顯示,微醫的重要股東包括騰訊、5Y Capital(五源資本)、Hillhouse Investment Vehicles(高瓴)、CICFH New Dynamics Investment SPC Vehicles(中投中財基金)、友邦保險、Qiming Venture Partners Vehicles(啟明創投)、HongShan Funds(紅杉中國)、高盛集團等。? ??
IPO前,微醫控股創始人廖杰遠通過New Forte持股為11.51%,WD Family B Limited持股為3.57%,WD Family C Limited持股為1.92%,WD Family X Limited持股為 3.51%。
微醫控股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在天津和其他地區擴張健共體;AI技術的擴張與應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